體外診斷業需求旺盛 2019年國內市場將達723億
8月18日訊 近幾年,體外診斷產業迅速發展,據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醫械注冊處處長林峰在8月6日舉辦的首屆診斷檢測物聯網與大數據論壇上介紹,目前上海7000多張注冊證中有30%左右是IVD產品相關的注冊證,這個產業的發展非?;钴S,也貢獻了相當多的產值。
根據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醫藥健康藍皮書(2015版)》中的數據,2014年我國體外診斷產品市場規模約為306億元,2019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23億元。
在國外,體外診斷同樣火熱,根據聯合市場調研(Allied Market Research,AMR)發布的報告,全球體外診斷市場在2013年的價值為533億美元,在未來幾年內將以5.34%的年度復合增長率(CAGR)增長,并在2020年達到747億美元。
“中國IVD不到全球份額的15%,呈現基數小,增速高的特征,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國際公司開始搶占中國市場。”上??迫A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基表示,目前全球IVD集中度很高,形成了4+X格局,第一梯隊為羅氏、西門子、雅培、丹納赫(收購貝克曼),X則包括賽默飛、BD、美艾利爾、希森美康等,2012年全球前10大IVD企業占據了全球80%以上的市場份額,國內市場也基本被進口品牌所占據,“當前國內生產企業中年產值在5億元以上的只有10家左右,對于中國的診斷企業來說,任重而道遠。”
據悉,國內已經出現了一些發展還不錯的IVD代表性企業,包括科華生物、達安基因、利德曼、迪瑞醫療、九強生物、美康生物、邁克生物、萬孚生物等。
未來體外診斷將如何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是種類快速擴大、更新應用加快。
二是靈敏度更高、特異性更強。
三是針對某種疾病的多品種集成檢測將開始出現。
四是無損采樣的檢測方式。最后一點是OTC診斷。
從技術角度來說,則可以概括為四點:
高度集成、自動化的全自動體系
簡單快速偏于普及的快速診斷
單臺儀器、多平臺檢測
單個項目多平臺應用
三大因素促中國體外診斷行業需求旺盛1、隨著醫改推進,衛生投入在增加,導致醫療需求釋放,人均診療費用上升,也就拉動了體外診斷試劑的需求量。
2、老齡人口比重在不斷提升,到2020年,預計整個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7.17%,這說明未來對檢測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同時慢性病/傳染病發病率居高不下,帶來了診療人次5%-8%的穩定增長。
3、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群眾疾病預防意識在不斷增強,大家不再是患病才求醫,而是會更加關注健康管理問題,每個人的體檢意識也在增強,根據相關數據,2005年至今整個體檢市場的增速達到了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