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月子都坐好了,為什么產后還是腰痛?
明明月子坐的不錯,吃得好,睡得好,為什么產后還是出現腰痛?”
無論是妊娠期還是生完寶寶,小雯都享受著帝王般的待遇——家人和保姆分工協作,小雯不用做任何家務,連半點涼水都不碰,更不用為照顧孩子操半點心。盡管如此,腰痛還是頻頻發作,這讓小雯很難受,她感到納悶。
產后腰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這種痛會伴隨一輩子嗎?中國女性產后腰痛發生率為30%
中醫認為,產后腰痛統稱為產后身痛或產后風,主要表現為四肢關節、肌肉酸痛和麻木,并伴有怕冷、怕風、乏力,甚至會出現失眠、煩躁等情況。
在門診中經常碰到這類患者,她們通常會去做驗血檢查,而里面的炎癥指標基本都是正常的。”艾亮表示,產后腰痛多因脾腎虛弱、氣血兩虛,導致經脈阻滯氣血運行不暢。
有數據顯示,產后腰痛在國外的發生率約為40%,在我國的發生率將近30%。他認為,傳統文化中的坐月子強調休養和營養,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這或許是我國產后腰痛發生率低于國外的主要原因。
為什么產婦容易發生腰痛呢?首先,腰痛與產婦的生理結構有很大關系。懷孕后內分泌系統會發生變化,產婦在妊娠期間分泌出一種松弛素,能夠使韌帶松弛,既保證胎兒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又利于分娩。而長時間的松弛會改變脊柱穩定系統,腰椎不穩,從而出現局部疼痛、酸脹等。
此外,分娩過程出現的難產、神經損傷等情況,有慢性盆腔炎等婦科類疾病,肥胖對腰椎關節產生較大壓力,不注重產后鈣的儲備和攝入,產后易出現心理焦慮、抑郁等情緒,此外,產后休息不足以及運動不當等因素均可引起產后腰痛。
產后出現腰痛,可能是暫時的勞累,也可能真的有器質性疾病。艾亮介紹,常見骨科疾患主要有兩類:第一類,發生在脊柱周圍的疾病,比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骶髂關節炎等。長期低頭玩手機或不注意工作姿勢就容易產生頸椎相關問題;第二類,發生在關節周圍的疾病,比如腕關節易發腱鞘炎,肘關節易發肱骨外上髁炎,膝關節易發滑膜炎等。
自測腱鞘炎的方法:手指握成拳頭狀,將大拇指塞進拳頭內,做屈腕動作。如果過程中發現腕關節會發生疼痛,說明已經存在腱鞘炎等健康問題。若想要緩解疼痛,最關鍵的是多休息,減少韌帶反復摩擦。
許多新手媽媽擔心產后腰痛的癥狀會伴隨到老,且隨著年紀漸長愈發嚴重。產后腰痛輕癥患者經過合理的調養大多數可以完成緩解。但部分患者由于治療不及時或調養不當,可能會形成腰椎間盤突出等問題,疾病遷延難愈,癥狀反復發作。因此,關鍵在于查明病因,找到疼痛來源,再對癥治療,以免病程拖延。
產后腰痛的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前者包括口服止痛藥物和局部藥物注射,但是多數鎮痛類藥物對母乳喂養可能有影響,因此推薦中藥內服。后者包括針灸、推拿、艾灸、穴位敷貼、熱灸【普愛藥業-燙熨治療包(隔物灸)-自動發熱-調和氣血-祛風散寒-舒筋活血-消腫止痛-適用于關節疼痛的所有人群】、中藥熏蒸、紅外線照射等,都有消炎鎮痛、改善局部血循環、防止肌肉萎縮等多方面的作用。
對于產后腰痛的預防,女性在備孕階段就要有意識地增加腰背肌鍛煉,分娩后育兒姿勢、休息等保護骨關節。
“分娩后,女性不要久站或久坐,避免過多的重復性彎腰,保持正確的喂奶姿勢,飲食營養均衡?!彼赋?,我國婦女在月子期間往往只重視吃肉喝湯,過度補充蛋白質,卻忽視了鈣的攝入。食療可以補鈣,若產婦的吸收性不是很好,則需要服用鈣劑,預防產后腰痛。
推薦以下三種腰背肌鍛煉的方式,經常練習可以改善腰痛,也可以預防腰痛。
拱橋:平臥于硬板床上,用頭、雙腳、雙肘支撐,將臀部抬起,臀部盡量抬高,保持10秒,20次一組,一天2-3組。
飛燕:俯臥在硬板床上,頭、雙上肢、雙下肢后伸,腹部接觸床的面積盡量小,呈飛燕的樣子,保持10秒,20次一組,一天2-3組。
游泳:游泳是腰痛患者首選的鍛煉方式,因為在水中,腰椎受力小,同時水流還能對肌肉起到按摩放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