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能治療風濕病嗎 風濕病的拔罐治療方法
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在中醫的治療上,采用拔罐治療的方法,往往容易獲得比較好的效果。那么,如果拔罐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話,有哪些拔罐方式來治療呢?
風濕性關節炎的拔罐治療方法
【普愛藥業-拔罐器-水煮竹罐】拔罐療法是利用熱力或其它方法排除罐內的空氣產生負壓,吸附于人體的相應部位進行治病。人體是一個內外相通、表里相應,彼此協調的有機整體,拔罐時通過刺激機體的某一部位,而引起局部和全身的反應,以疏通經絡、宣通氣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吸膿排毒、散寒除濕,達到治病之功。拔罐的方法有多種,如火罐、水罐、藥罐、抽氣罐、針罐、刺血拔罐、以及光、電、磁與罐相結合的方法。
1.藥罐法
取疼痛所處的經絡穴位、阿是穴。用直徑4-10厘米的竹管,經藥汁(透骨草、防風、川烏、草烏、荊芥、獨活、羌活、寄生、艾葉、紅花、牛膝、桂枝、川椒各100克,煮沸10-15分鐘后取汁)煮沸3分鐘后,在所選擇的治療部位拔罐。病情較重者,可用密排法。留罐15-2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
2.針罐法
主穴取大椎,游走性疼痛在上肢者配肩貞、肩髎、肩髃;在軀干者配命門、腎俞(雙);在下肢者配委中、承山。大椎穴只拔罐,不針刺。配穴針刺得氣后用閃火法,將針扣留在火罐內,留針、罐15-20分鐘。每周3次,10次為1療程。
3.刺絡拔罐法
取病變關節附近穴位,常規消毒后,用皮膚針叩刺,然后進行拔罐,使拔后皮肉發生紅暈或出少量血液。留罐10-15分鐘。2-4天施術1次,5次為1療程。適用于急性風濕性關節炎。
4.火罐法
腰下部位及上肢部關節炎取大椎、身柱、風門、心俞、膈俞,腰下部及下肢部關節炎取脾俞、三焦俞、大腸俞。先取大小適宜之火罐于主穴處拔4-6罐,然后依據患病部位的不同而選用穴位,每部位拔4-8罐不等。留罐時間為15-2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兩周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5-6天。
拔罐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好方法,但是,當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出現下列情況時,則不宜拔罐。
1.其他疾病
中度或重度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血友病、紫癜病或咯血,以及白血病等;皮膚高度過敏,受術部位皮膚破損潰爛;或外傷骨折,或有靜脈曲張、癌腫、惡病質,皮膚喪失彈性者。
2.特殊時期
活動性肺結核,婦女月經期;飲酒后、過饑、過飽、過渴、過度疲勞者;全身高度浮腫;高度神經質、狂躁不安、痙攣抽搐者。
3.特殊區域
孕婦的腹部、腰骶部;大血管附近及淺顯動脈分布處及疤痕處;五官部位,前后二陰及心尖搏動處。
專家提醒,拔火罐固然療效不錯,但是也不能盲目的“拔”,拔火罐是一種技術活,患者應當到正規的醫院拔火罐,不要貪圖小便宜去死人診所,以免“有苦說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