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處理外傷要更佳小心
天氣漸熱,人們穿得少,活動多,難免會有一些磕磕碰碰,劃傷皮膚、扭傷關節,這時很多人會習慣在皮膚表面擦一些外用藥。但不同的外傷,治療方法也是不同的,而且在用藥時還要注意禁忌,否則不僅不能促進傷口愈合,反而可能加劇傷情。
挫傷大多由于直接暴力而引起,如軟組織的擠壓傷、撞擊傷、摔傷等。挫傷早期可以冷敷,如果滲出嚴重則改為熱敷,另外配合非處方藥鎮痛藥或外固定治療。
擦傷是由于皮膚和粗糙的物質發生劇烈摩擦后導致表面甚至真皮的損傷。擦傷早期應該用生理鹽水或消毒防腐藥清潔傷口,外用非處方藥的預防感染的藥物。
在使用中藥類外用藥時要注意,外用藥不可內服。應用外用藥之前,應清洗創面,防止感染。
內服藥物禁用于孕婦及肝腎功能不良的患者。內服藥物要慎用于兒童。皮膚過敏者要禁用該類外用藥。
在使用西藥類外傷用藥時要注意,外用藥物應避免接觸眼睛和其他黏膜。涂擦部位如有灼燒、瘙癢、紅腫等應停止用藥,先洗凈,必要時向醫師或藥師咨詢。硼酸洗液不宜大面積使用,更不宜用于嬰兒。傷口或創面如有滲血或滲出液,難以敷藥時,應先將其洗凈擦干,然后敷藥。對外用藥過敏者要禁用。
傷口的愈合過程可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凝血止血的過程;第二個階段是白細胞聚集在傷口的過程,這對抗感染有非常重要;第三個階段是增生階段,其間有新生的血管和神經形成,以及新鮮肉芽組織生長。
在使用一些常用外用藥時,還要注意這些禁忌:
碘酒:2%的碘酒用于剛起的癤子、皮膚擦傷、毒蟲咬傷、無名腫毒、癬癥等,已破損的皮膚、傷口或黏膜不宜擦用。5%的碘酒,用于打針前給皮膚消毒,擦上碘酒后還須用70%的酒精擦去過多碘,以防止刺激皮膚。但對碘酒過敏的人要慎用。
紫藥水:不宜涂在皮膚破損黏膜等處。
傷口敷料:夏季天氣炎熱,空氣中的細菌會在傷口快速增殖。用碘酒和藥物處理完傷口,為防止傷口感染,可用傷口敷料對傷口進行包扎貼敷,以保證傷口的無菌愈合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