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有哪些表現癥狀?
表現癥狀
一、骨關節炎癥狀首要表現是關節疼痛。開始時多為輕至中度的間歇性鈍痛,疼痛多在活動時發生,休息后可以緩解。如膝骨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多在負重或上下樓時出現,而手骨關節炎患者隨手的活動過多而疼痛。疼痛緩慢發展,嚴重時可呈持續性,甚至出現撕裂樣或針刺樣疼痛,休息后也不能緩解,且常在夜間睡覺中痛醒。
二、關節活動受限是另一種常見的緩慢發生的骨關節炎癥狀。早期常較輕微,僅在晨起或久坐后感覺關節活動不靈便,稍微活動后就可以緩解,這一現象稱作“晨僵”。隨著病情發展,癥狀逐漸加重,受累關節活動范圍逐漸減小直至固定于某一姿勢。如果是上肢的關節炎,患者可能會感到穿衣、扣鈕扣、梳頭、拿碗筷、執筆等動作難以完成。而下肢的關節炎則會使患者從座椅上起身、站立及行走均感到困難。
三、除疼痛和活動受限外,骨關節炎患者還常常伴有關節的腫脹、活動時有響聲或磨擦音、畸形等癥狀表現。細心的患者會感到握拳不緊、蹲下困難、戒指脫不下、手表戴不上、手伸不進舊手套、腳穿不進舊鞋等,這些都提示有明顯的關節腫脹。
不同部位的具體表現癥狀
1)手指骨關節炎:一個或多個手指紅腫發痛,手指末端關節發生骨膨大,骨膨大也可發生在近端指關節。為多發性,中年女性多見,以累及遠端指間關節為主;男性少見。都有家族遺傳傾向。女性的手指骨關節炎表現:晨起指關節僵硬與疼痛,活動后好轉,慢慢有對稱的隆起逐成結節,最后出現手指畸形,有時還有小囊腫形成。家族性傾向非常明顯。
2)膝關節炎:可為單發性,或雙側性,女性偏多且往往是體重超標者。中年后的癥狀:當坐起立行時覺得膝部酸痛不適,走了一時癥狀消失,這是早期表現。疾病的發展,活動并不能緩解疼痛,且上下樓梯或下蹲與座起站應都有些困難,需手在膝蓋上撐助才行。多走之后膝關節有些腫,或腫得厲害,還可以抽出一些淡黃色液體。由于滑膜與關節囊有病變而增厚,活動時可有響聲,如果是關節內有游離體形成,可影響關節活動,并不時有"關節絞鎖"現象。到最后出現膝關節畸形,例如膝關節屈曲攣縮,O形腿或X形腿,甚至拄拐杖才能行走。
3)足部的骨關節炎:當鞋子太緊或穿高跟鞋時,大腳趾根部疼痛;骨膨大(結節突出)發生趾滑囊炎。
4)脊柱的骨關節炎:出現頸部及下背部的疼痛;游走于胳膊及腿的疼痛;關節周圍骨質向外生長形成的骨刺可刺激脊椎神經,引起受累身體部位的麻木和麻刺感。
5)髖關節的骨關節炎:出現腹股溝、臀部或大腿外側的疼痛